2016~2020世用集团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2016-11-21 09:17:00


2016年11月19日上午9点,厦门白鹭洲大酒店3楼栖景厅,世用集团总裁吕行健携全国多位专家学者隆重召开2016~2020世用集团发展战略研讨会。



580-8.jpg   


世用集团总裁吕行健以世用集团暨世康博新能源产业五年发展战略说明为开场,为整个研讨会拉开了序幕。


下面是部分精彩发言



580-6.jpg


吕行健:


郭老,周老,陈教授,各位专家,早上好!


非常高兴邀请各位来参加世用集团战略研讨会,筹办这次研讨会主要是因为我们设计的电动汽车在推进过程中,在自己的电动汽车基本的技术路线定下来之前,我们希望邀请到全国的专家给我们进行点评和指导。


我们给自己的定义是产业资本+创业能源+电动汽车,这个是世用集团三个部分。因为我是做资本的,就希望在产业过程中能够注入资本的力量,能够推动它的成长。世用集团的定位和核心不是以资本为核心,而是以产业为核心,资本是我们的先天优势,资本为我们用,用资本力量来辅助它。产业为本,资本为用,这个是我们世用集团很大的一个转型,这个转变使我们集团的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是为了做资本而纯粹的运用,而是为了产业服务。


第二个是创新能源,我们2009年进入电池这个行业,我们发现电池是人人需要,时时需要,处处需要,电池这个行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整个电池行业的发展只有到了这20年才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就是锂电池的产生。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锂电池在做动力源的时候有它的天然不足,在整个电池产业过程中,包括从储能角度来讲,锂电池是一个过渡性的产品,未来十到二十年有可能会出现一个革命性的替代锂电池的东西会出现。因此,我们公司给自己的定义是既然做这个行业,我们不是只是在发扬原来的东西,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资本,利用我们的思维,能够对这个行业注入一个新的力量,让它这个行业焕发出青春,希望在我们的推动下,或者直接在我们的投资之下,能够诞生出五款有别于过去的新型电池。


第三个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一个延伸,电动汽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环境,也关系到我们的能源,汽车这个行业里面,电动汽车一直是影响国民经济的一个骨干行业,电动汽车这个是从西方过来的,很多专利都是从西方过来的。电动汽车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很大,所以发展能源汽车是适合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我们国家要做这个产业符合国家战略需要,所以把电动汽车作为我们其中一项。


以下是与会的各位专家的部分精彩发言:


580-5.jpg

郭自强:(全国电动车辆委员会副主任)

周鹤良:(原机械部电工局局长,中国电工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专委会主任委员)


现在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特别是2016年,2015年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是商业化的元年,有这样的说法,进展很快,这个是一个大喜事。另外,我们国家出了很多大的力气,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了离子电池的水平在新能源汽车的带领下进步非常快。我主要担心两个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爆裂,烧。


我觉得现在应该说爆裂问题还不能完全避免。我们国家计划2020年是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我要看一段时间,看安全问题是不是能解决。有人说油气汽车还不是有自燃的,我们要看一下不安全率有多少。


我觉得蓄电池系统和安全问题,这个是一个系统的问题,系统问题就要采取系统的措施,而不是某一项措施。我在情报社工作过,后来我到所里的科技处管科技管理工作,就形成了我们电力推进系统的观念,积累了一点系统的观点,对这个系统也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选择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进,就这个定位来讲就是要安全、高效、节能、环保,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节能还包括商用汽车、新能源汽车。为什么说高效?商用汽车要提高发动机的内效力,这也可以达到节能和减排。我们在科技部开会的时候,原来科技部的秘书长他号称从德国回来,他分享了德国的研究,到2040年,商用车要停止生产,新车不生产了。到2035年,陕北电场要关闭。我们中国也有一个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不接受商用汽车的外商在中国设厂。从这样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是很大的。


新能源汽车现在来讲是选择向产业化转向,专家谈产业化不是两三年就是产业化了,我们现在一年几十万辆,现在我们在2000万辆如果120万辆也就百份之十,新能源汽车要越来越多,这不是几十万辆,一年要几百万辆。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李伟讲的,最起码一年要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现在是不行,这是第一个转变。第二个转变是向全面发展转变。过去我们有三十多个省市在搞这个。第三个是向市场驱动转变。


580-1.jpg

  陈全世:(清华大学汽车系主任)


吕总讲的确实很鼓舞。有这么多企业家加入这个行业,证明了我们新能源汽车是有前途的。当时领导给我们这个新能源任务的时候,以前一桶石油才8美元,我们系主任不经过这个过程,他说陈教授你怎么选择了这样一个教授,他说等你死了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门你都没见不到,当时我也很郁闷,领导就把这样一个任务给我了。但是就技术来说,还是要做。1991年八五计划的时候就开始,我记得当时总理说这是个长远计划,至少要干四个五年计划,我当时45岁,再过20年才65岁,我觉得这样可以,其他人就对不起了。


美国是市场放开,门槛放开,后面监管,监管很严,我们看大众赔偿了147亿美元,个人还跟你打官司,赔偿这个不得了,而且名誉扫地。现在德国人就奥迪、宝马、奔驰,凡是有柴油车的人都拿一个东西检测,如果出问题了就对不起了。我们和欧洲一直有动力系统的方案,我们2007年在美国开会的时候,和欧洲人交流,他们说怎么可能去发展汽车,当时欧盟就立项了要搞一个动力铝电池厂,但是没有人去干,说这个事不行。现在欧洲都是在韩国、日本和中国去选电池。我和BIT的老总说,奔驰人家做车人家是祖爷,你连重孙子都不算,差了100多年,但是人家为什么愿意跟你合作,就是看重你的电池。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到这个程度是意想不到的,也是意想到的。


我们中国要减排,减什么,减排就两个方面,汽车烧油就会排放二氧化碳,我昨天坐出租车上教授你是干嘛的,我说我是搞电子的,他说汽车排放是不是和雾霾有关系,我说当然了。这个是一个很的大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汽车公司要转型,中国最大汽车两个问题,一个是发动机,一个是变速箱。电动汽车有可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十几个人的厂就可以做电机,做发动车的厂肯定是大厂,发动机专用器械,我大学毕业第一件事就是做发动机。这两个技术国家上没有。


世用集团选的这个方向是有远见的,要从根本上去选。我最近参加了一个会,主办是由我们的商务部、投资计划司主办的,有媒体,叫投资新能源是机遇还是陷阱,让我做主题发言,我说大大的机遇,多多的陷阱,本来是很大的机遇,弄得好就可以。但是也到处是坑,弄不好就跑小胡通出不来了。这个要看你怎么选自己的技术路线。


我们要把车做得像车。我曾经说过一句很极端的话,有一个搞经济管理的教授,说市场需求是必须要满足的,我说市场是需要引导的。汽车马路上跑开玩笑,他们缺资质,汽车制造缺标准,上路缺牌照,驾驶员缺牌照,没有保险。一个省公安厅副厅长说没有这五个根本不能上路,这怎么办?按照我们是绝对不能上路的,但是政府有支持。我说我跟你说一个办,我们两个人吃饭的时候悄悄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交通事故这么多,两只眼睛睁得这么圆都出事故,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得了。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的政策、标准,我们做新能源汽车要看国家的政策,还要看我们的国情,这都需要一个过程,有的时候看不清楚这个事情。东北振兴越振兴越掉泥里去了,不是钱的问题,不是政策的问题,而是观念错了。还是要认真研究,战略是很关键的,投资新能源汽车机会大大都有,但是陷阱也多多的是,线路要选对了,一旦走下去就没有回头路。


很多企业找我,我说第一我不要你任何东西,我跟你说的东西仅供参考,但我绝不害你。我干的这些年没有缺钱,国家项目也给我钱,如果国家给你项目怎么办?我说国家不给我项目的话,我就干别的,我说我只能干这个,清华教授就不值钱了。有人说一句话我觉得有点过分,你要把陈先生蒙,还是要有点水平,这个话没有错,我到全世界各地跑。


 一个企业方向要把住,不光有良好的意愿,强大的资金和很好的人才还不一定能把这个事情做成。我们要把路线选队。方向错了,走得越快就越远还是要多考虑,要积极征集各方面意见。


不找市长,找市场是对的,市场光有需求还不行,还要看国家政策。我跟学生进,汽车设计,汽车制造一定要把标准法规放在第一位。设计车,有一个重要的法规是7258,首先要把他弄清楚。四轮就是汽车,摩托车就是两轮,中国有中国的标准,你要干这个事首先要去修改15089,7258,依法治国,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已经依法治国了,我们部委有一个文件,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叫微型电动车,告诉他们是这个是要上国家目录,上公告,司机要有驾驶和一般车一样驾驶,小一点,但是性能一定不能差。因此,这个标准我已经在今年百人会上(8月20日)专门提了这个,要倡导小型节能轻量化微型车。


580-2.jpg      

吕行健总裁在研讨会上发言


580-7.jpg


下午时段,以世用新能源产业开放性合作的基础和模式为主题,与会专家和世用集团的专业团队进行了深入沟通和激烈讨论,擦出了许多经验和智慧的火花。